|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北京语言大学文化青年学术沙龙系列第八期精彩开讲2021-03-27 作者:中华文化研究院 浏览:次伴随着新学期,备受关注的“未来——北京语言大学文化青年学术沙龙”系列活动再度开启。3月22日,第八期沙龙活动在逸夫楼第一会议室如期举行。 (辛鹏宇老师讲座) 本期沙龙以“唐代禅诗的圆融境界”为主题,由北京语言大学博士后、西安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辛鹏宇老师主讲,林静、陈皛老师为评议人。本次沙龙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沙龙由谭惟老师主持。 主讲环节 辛老师从概念入手,引入本次沙龙的两个主题——“禅诗”与“圆融”。禅是宗教,诗是文学,二者结合后,兼具禅的内涵与诗的特点。在思想上,禅诗教人超越束缚、回归自由;在审美上,禅诗呈现隽永空灵、澄明圆融的特质。辛老师指出,禅诗“圆融”境界深受华严宗理事无碍观的影响。在圆融境界中,各事各物既能保持自身的完整圆满,又能消除与其他事物之间的一切对立和矛盾,最终实现终极的和谐。禅宗全面吸收华严理事圆融学说,认为所有看似对立的事物本质上都是性空的,相互圆融而不存在分别对立。 辛老师认为唐诗的圆融境界主要体现在“生与死的圆融” “出家与在家的圆融”“烦恼与菩提的圆融”和 “时间与空间的圆融”四个方面。 生与死在唐代禅诗中呈现出“冰水不相伤,生死还双美”的圆融境界。从对缘起、轮回思想的深切体证出发,能够圆融生与死,进而使诗人涵养出乐观生死的情怀。在禅宗的视野中,净土不在遁离尘世的山林,而在人心中,心净则处处是净土,此即为“出家与在家的圆融”。印度佛教认为,消除烦恼才能成就果位,禅宗则圆融此岸与彼岸,以转迷成悟的方式,将烦恼化为菩提,二者的区别在于心的迷误。禅宗的时空观更多地体现为一种超验性、圆融性。李商隐的“世界微尘里”,李贺的“一泓海水杯中泻”,李白的“大千入毫发”都是在书写这种大小相即的独特境界。 评议互动环节 陈皛老师谈到,辛老师的研究属于宗教和文学的跨学科研究,禅诗的创作主体既有著名文士又有得道高僧,不同的创作主体共同推动了禅诗的创作。禅诗关注人的心灵主体和精神世界,是用禅的内涵来开拓诗的境界,又用诗的形式来呈现佛理。她还就唐代密宗寺庙选址与圆融境界的关系请教了辛鹏宇老师。辛老师认为,密宗的寺庙选址是主要出于现实的考量。城市当中的寺庙大多为皇家寺庙,与统治者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将寺庙选在远林之中,则是僧人自己的选择。 (陈皛老师) 林静老师指出,禅宗对中国文学乃至文化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唐代盛行文士隐居山林寺院读书修习的风气,许多诗歌创作的灵感是文士们从与僧人禅师的交游论道中获得。林静老师注意到辛博士对禅宗的理解是从本土文化视角出发的,而众所周知的是禅宗在中国式微后经由铃木大拙等日本禅师传播到了西方,并在西方国家受到热捧,是否可尝试跳出中国乃至东方文化视角,从西方文化的角度对禅宗思想的核心要义及其发展流变进行一番梳理,探讨过禅宗的欧美作家学者还有很多,不妨对其进行归纳总结,这样可以摆脱单一的从本土文化视角,对禅宗的理解更加丰富多元,也会加深对禅宗圆融之境界的解读。 谭惟老师与辛老师展开讨论。谭老师提到佛教通常表述“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 故常言“生死与涅槃相圆融”,“生死”在佛教中一方面指肉体生死,另一方面则指精神生命的轮回,生死是与涅槃相对的概念,那么辛老师所讲的“生与死的圆融”与“生死即涅槃”的表述是否有内在关系。另外,谭老师提到圆融思想实际是整个大乘佛教共有的思想,三论宗、净土宗、禅宗、唯识宗都有圆融的思想,那么在界定“圆融”概念的时候,各宗派“圆融”境界是否有高低次第之分,或是发展阶段之分。辛老师对两个问题做出了精彩回应。 (谭惟老师) 三位同学分别从“李商隐诗歌具有禅悟境界的表现”“禅悟的其他三重境界”“《老子》和禅诗在圆融方面的共性”等角度同辛老师展开交流。在热烈欢快的氛围中,本次沙龙圆满结束。 “未来——北京语言大学文化青年学术沙龙”每两周举办一次,旨在充分发挥学术交流的积极作用,营造良好的学术科研环境,欢迎大家积极参与。 |
最近更新
点击排行
|